《C#初级课程之面向对象》

1 章节
30 课时
0 分钟

课程介绍

C

本课程面向 C# 编程初级学习者(具备基础语法认知),以 “面向对象编程(OOP)” 为核心,通过 “基础语法铺垫 - 核心概念拆解 - 案例实操巩固” 的教学模式,系统覆盖 C# 字符串操作、枚举、结构体及面向对象三大特性(封装、继承、多态),帮助学习者建立面向对象编程思维,掌握 C# OOP 开发的基础逻辑,为后续复杂项目开发奠定核心语法与编程思想基础。

课程核心内容

基础语法与数据类型铺垫

字符串操作:聚焦字符串核心用法,先讲解字符串常用方法(如查找、替换、截取等,课时 1-2),再介绍 StringBuilder 类(解决字符串频繁修改的性能问题,课时 3),掌握文本处理的高效方式,满足日常开发中文本操作需求。

枚举与结构体:讲解枚举类型(Enum)的定义与使用场景(如限定固定选项,课时 4),结构体类型(Struct)的语法规则与适用场景(如存储轻量级数据,课时 5),拓展 C# 数据类型认知,为后续面向对象开发铺垫基础数据载体知识。

面向对象核心概念与实践

面向对象基础:从类与对象的概念入手(课时 6),明确类是模板、对象是实例的核心逻辑;详解类的字段与属性(封装数据,课时 7)、三种方法(实例方法、静态方法、构造方法,课时 8),结合堆栈关系讲解内存分配原理(课时 9),通过综合练习(课时 10)巩固类与对象的创建、使用流程,建立面向对象编程的基础认知。

继承特性:拆解继承的原理(子类复用父类代码,课时 11),重点讲解构造方法的继承规则(如 base 关键字使用,课时 12)、成员继承的访问权限与隐藏规则(课时 13),通过综合练习(课时 14)实现类的层级设计,掌握代码复用的核心手段。

多态特性:分模块讲解多态的实现方式 —— 先介绍虚方法(virtual/override,课时 15)与里氏转换原则(子类与父类的类型转换,课时 16、21),再讲解抽象类(abstract,课时 17-18)与接口(interface,课时 19-20),最后对比虚方法、抽象类、接口的适用场景(课时 23),通过案例(如动物发声、形状计算面积)理解多态 “一个接口,多种实现” 的核心价值。

封装与静态特性:讲解封装的五种访问修饰符(public/private/protected/internal/protected internal,控制成员访问权限,课时 24);系统介绍静态特性,包括静态类、静态方法(课时 25)与静态字段、静态属性(课时 26),结合单例设计模式(确保类只有一个实例,课时 22)演示静态特性的实战应用;补充嵌套类、匿名类、密封类(sealed,禁止继承,课时 27),完善类的设计维度。

进阶语法补充:讲解装箱与拆箱(值类型与引用类型的转换,课时 28)、预编译指令(如 #define/#if,控制代码编译,课时 29)与对象初始化器(简化对象创建,课时 29),解决开发中常见的语法细节与性能问题。